-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收[09/07]
-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数[09/07]
-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栏[09/07]
-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刊[09/07]
-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征[09/07]
-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投[09/07]
基于超效率DEA-Malmquist指数的我国机场业运营(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可用座公里:航段可提供座位与距离的乘积之和,反映运输飞行运载能力。 旅客吞吐量:指飞机进出港所载的乘客数。反应机场的旅客乘机及中转情况。
可用座公里:航段可提供座位与距离的乘积之和,反映运输飞行运载能力。
旅客吞吐量:指飞机进出港所载的乘客数。反应机场的旅客乘机及中转情况。
货邮吞吐量:报告期内飞机进出港范围内货邮重量。反映机场货邮中转情况。
飞机起降架次:报告期内指飞机在航空运输飞行过程中的起飞和降落的次数。反映机场对航班的保障情况。
4 结果分析
首先在CCR模型基础上,建立投入导向的超效率模型,根据DPS16.05软件对中国7大区域近2008—2017年的机场业效率值进行测算,其结果如表2。
表2 2008—2017年中国七大区域机场业超效率值Table 2 Super-efficiency value of airport industry in seven major regions of China from 2008 to 2017年份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新疆均值有效个数.109 91.117 21.100 90.999 01.084 61.107 91.172 91..026 40.994 71.013 31.015 51.043 71.026 10.949 61..994 30.969 81.068 71.002 31.041 71.040 40.964 11..025 41.018 10.972 31.026 91.013 11.013 80.940 41..070 81.040 80.980 61.011 51.007 71.013 80.982 31..986 71.007 30.996 81.011 50.974 40.984 71.005 60.995 .014 50.969 61.007 50.999 01.010 81.010 21.095 21..010 41.060 41.004 11.011 40.998 51.022 91.050 11..995 21.061 61.007 11.014 91.033 61.000 51.012 51..025 61.000 21.103 71.113 91.057 91.161 11.041 11.071 97均值1.025 91.024 01.025 51.020 61.026 61.038 11.021 41.026 0—有效个数——
从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可以看出,2008—2017年中国机场业超效率值近10年总体处于下降的趋势,从2008年的1.098 9下降到2017年的1.071 9,总体下降了2.7%,其中2008年的效率值最高为1.098 9,其中2013年效率值最低仅为0.995 3,且近10年中只有2013年的效率值小于1。这说明在近10年来我国机场业务量增长迅速,且每年(除2013年)都是有效的。
从横截面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近10年7大区域的平均超效率值都大于1,说明7大区域近10年总体是有效的。我国7大区域近10年平均效率值呈现为西北(1.038 1)>西南(1.026 6)>华北(1.025 9)>华东(1.025 5)>东北(1.024 0)>新疆(1.0214)>中南(1.020 6)。其中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效率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26 0)。
从DEA时间序列有效个数来看,2017年中国7大区域全部有效,2013年有效个数最少,仅东北、中南和新疆地区有效;从各区域有效个数看,近10年来,西北地区有效个数最多有9个,仅在2013年为非有效,其次是中南和西南地区,有效个数8个。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2013年是我国近10年来有效性最差的一年,从截面数据看,西北和西南地区近10年来尽管机场的总体业务量在全国占比较少,但是总体发展的较好,主要是因为PBN(基于性能的导航)的派生技术RNP、电子飞行包以及平视显示器等新技术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得到推广使用,使得两个地区的机场业务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10年西北和西南地区机场业务量增长率都保持在10%以上。
根据2008—2017年中国机场业近10年的数据,利用DPS16.05软件,求得到近10年和7大区域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变化情况,其结果如表3和表4。
表3 中国七大区域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按年份)Table 3 Malmquist index and its decomposition in sevenmajor regions of China (by year)年 份技术效率技术变化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生产率(TFP)2008—.003 90.995 11.009 00.994 90.998 —.993 51.009 21.009 50.984 11.002 —.018 60.989 70.998 41.020 31.008 —.009 40.990 70.998 51.010 91.000 02012—.010 10.970 51.003 11.006 90.980 —.009 01.009 81.000 01.009 01.018 —.002 91.000 41.000 01.002 91.003 —.986 10.984 61.000 00.986 10.970 —.993 00.980 90.994 10.998 90.974 1平均值1.002 90.992 31.001 41.001 60.995 2
表4 中国七大区域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按区域)Table 4 Malmquist index and its decomposition in seven majorregions of China (by region)区域技术效率技术变化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生产率(TFP)华北0.996 91.005 60.997 90.999 01.002 5东北0.995 11.002 11.000 00.995 10.997 1华东1.000 00.971 11.000 01.000 00.971 1中南1.000 00.993 61.000 01.000 00.993 6西南1.012 20.986 21.012 01.000 30.998 2西北1.011 40.983 11.000 01.011 40.994 3新疆1.004 81.004 51.000 01.004 81.009 4平均值1.002 90.992 31.001 41.001 50.995 2
2008—2017年期间,尽管我国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以及飞机起降架次都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但是从表4可以看出,除了华北地区(1.002 5)以及新疆地区(1.009 4)之外,其他区域的Malmquist生产率都小于1,说明中国的机场业的运营效率出现了下滑。
从规模效率来看,各个区域都比较接近1(西北地区最大为1.011 4,华北地区最小为0.999 0),近10年平均值为1.001 5,变动范围也很小,说明各个区域在2008—2017年基本保持不变,单位投入所完成的产出每年基本持平,这意味着业务量的增长主要依靠规模效率。
文章来源:《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jtysgcxb.cn/qikandaodu/2020/1024/406.html